烏合之眾

烏合之眾之我們被洗腦

從漢人的歷史角度來看,台灣的漢人歷史

在日本後,是共產黨與國民黨鬥爭後,國民黨撤退來台之後的歷史

在解嚴後是國民黨與民進黨,也就是藍綠鬥爭之後的歷史

歷史的洪流滾滾,而如果你是任何一黨的死忠支持者,就更值得一品我們如何成為這樣的支持者

所謂的人的集體盲從,其實不是代表人聚在一起就會發生,好比說尖峰時刻的火車,有著各種不同目的人,有些剛到站,要去搭計程車,有些在等其他人集合,所以不是全部人都是要直接去搭火車的。這時候人的集體盲從不存在

而我們支持一個明星,明星吸毒,結果有粉絲跳出來說,他太操勞了、他初犯要原諒。或者兩個有名的藝人互相吵架,兩邊的粉絲也開始互罵對方偶像,都是非常有趣的情況。甚至的粉絲根本也不認識他罵的藝人,追著主子忠心的向前衝,這樣是常見的集體盲從

新聞:TOP吸毒粉絲忙護航 網替柯震東心酸

此篇文章為烏合之眾的觀後感與筆記引用標題與些許內文

推薦使用TAZZE讀冊購買二手書,如此就能讓舊書循環利用,並且也可以再回到TAZZE去販售已經不再閱讀的書本

我跟他們不一樣!

有趣的是,越想要掏出自己的心去訴說,自己同在的群體裡,自己是與眾不同的,反而更沒有吸引力,因為就從旁人來看...「你們是一致的。」

撇除學歷上,甚至智商上的不同,一個大學教授與一個高中小太妹,對同一個她們都很著迷的事情,沒有能力上的差別,甚至全心投入之後,幾千幾百個不同工作能力的人,就陷入集體無意識的著迷

而這樣的行為,我們都可以用古老的說法來隨意的點評:哼!哼!古代人類也不是無時無刻知道自己做的決定是否正確,於是一但有領頭羊出現{我們所認可的、著迷的領袖},那麼我們就集體的一起去做(請想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而只做自己的事情,這樣聚落如何朝向同一個目標發展?)

這樣向心力,造成了人類會對集體認同的人事物,不透過思考就服從,因為一旦你一個人不敢做的事,一旦因為有其他人跟你一致,整個群體是匿名的,釋放了個人的責任與負擔,變成無所畏懼,所以你就放縱了自己的腦袋,同時也放空了腦袋

這會變成一種傳染,在特定的群體裡,大家有著一致性,甚至跟本人性格可能完全相反,一個溫順的人,在某些場合,也會因為認同的群體在施暴,而有著暴力的一面。文明人士的墮落,成為野蠻人的瞬間,也可以是這種群體影響的結果。

群體的衝動性

對於個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,在群體裡則控制不了,因為會成為不理性的人,無意識會控制你的有意識,簡單說就是「無腦行為」。他們可以捧起一個認可的人上位,也可能會拉他下台。

當你獨自站在皇宮面前時,你無法憑自己的力量去破壞,但是當一群人要破壞時,你卻覺得有機會了,「不可能」這個概念就消失了,好像有神力一樣,不再擔心做不到,因為受到群體的影響

易受到暗示

一旦你成為某個群體的一部分,你就會期待在這裡獲得甚麼,期待被暗示,因為只有大家獲得同樣的暗示(目標),會顯得更有群體的感覺,你會因此成為一個犯罪者,或者虔誠的信仰者,就單純是因為你覺得這是應該的

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信仰、有信仰的地方就有戰爭,歷史上十字軍東征了9次,歷時 200年,你覺得200年前的人,跟200年後的人會有任何恩怨嗎?單純就是受了這樣的聖戰思想所影響,這事件暗示代表的是,我們要光復我們的土地,而且這不是國與國的,是宗教(多國)對宗教的,當中肯定有許多離奇的戰爭故事,但是身處在時代當下,肯定會深信不疑

每個人都是獨立的,1000個單獨的人會有1000種想法,但是群體卻是盲目的,他們會陷入某一個情節中無法自拔,所以當群體的少數開始堅信某一個荒謬的事情,就會擴散到全體

群體的觀念、推理與想像力

群體的觀念存在於既定之中,我原先有的觀念是甚麼,就是甚麼,所以要透過外力讓他們改變觀念是非常困難的,但相對的,他們與之相信的群體,一旦有甚麼新的觀念趨勢,就大家集體相信,就算是有頭腦(理性)的人,哪怕就那麼一瞬間,他恢復理智,也會受群體影響而變得不理智

群裡的推理能力只能說是完全沒有,所以一旦他們聽到甚麼神蹟,而深信不疑時,那麼就會深信不疑。同樣的想像力也是,「在你眼前的是一個人徒手挖空一座山後,留下來的道路」,不管多麼的不合裡,在早期資訊不發達的情況下,各種神話都是這樣流傳下來的,沒有想像力?群體會給你,你只要接受就好

群體的宗教情感

人們對於宗教的情感就是信仰,從古時期萬物崇拜到近代「國家」建立之後的英雄崇拜都可以是一種信仰,因為一國之主(國王、皇帝、總統、主席..)總是代表的一種勝利的象徵,只要是強者就有人崇拜,所以就算國家有些許的暴力統治,人民依然支持,其中就有單純對權力的崇拜

如果今天我們突然感覺到世界上沒有神,將所有的神學書全都燒掉,然後拿起無神論的相關書籍開始狂讀,可以被當成是無神論狂熱(信仰)者嗎?

群體意見和信仰的遙遠關係

這裡書上舉出很多例子

1.種族:

擺第一位,沒人可以否定中國一直以來的儒家思想、重男輕女;西方白人的唯我獨尊的浪漫;印度的種信制度。今天我們都可以說立即廢除,但是根深蒂固在人身上的觀念是去除不了的

2.傳統:

一個民族的延續是由各式傳統影響而來的,對於這些傳統,跟之後我們提到的制度,都很相像,就因為我們祖先是這樣走過來的,所以就算現在我們說取消過年,取消除夕,這樣的假日,還是會有人在這些時候請假,然後團聚吃飯,過不了多久,政府就會被反彈,恢復了這樣的華人傳統

3.時間:

眾多的水滴將石頭擊穿,就是一個例子。我們無法肯定再1000年後華人還過不過年,但是我們卻可以相信華人還會繼續過年,因為這是5000年來慢慢慢累積的傳統。大量對某些活動與行為的信仰,隨時間匯聚成了一個塔,我們住在裡面。而時間不是幾天、幾年,是以幾世紀在做積累的,人們相信有意義,就成了意義

4.政治和制度:

今天一個路人突然宣布當美國總統,是沒有人會去理他的,因為美國總統是選出來的,但為什麼選出來的總統大家就接受,別忘了有反對票的人,為什麼他們接受?因為選舉制度是他們集體的共識,你可以不接受等下一次再投意中人的票,當然你也可以拿武器革命,只不過會被集體所接受的制度中的警政體系擊潰而已

制度是甚麼時候改變的呢?

為什麼覺得每條法規都好像有完善的空間?

對於國家來說,沒有意義去頻繁的更動規則,因為大家都好好的,少數人的利益受損了,沒有人會在乎,當大家都感到不悅時,我們再適度的修改就好,修改到剛好舒適就好,不要完善,這是一個通則。所以民主制度選出任何的人選,以為他們能改變這個地方,其實是在追逐一種幻想,偏偏一但選完後,支持者就不管好壞,而是抱持著看明星亮相的心態。只有全民共識這件事很重要得改變,自主自發的改變,才有可能讓制度去順應改變

教育:

思想只有在自然、正常的環境中才能形成。此章節引用的教育思考非常值得一讀,非常值得推薦親自一讀

約翰會這樣理解:社會之所以跟學校有鴻溝,是因為規則的不同,社會的做事方式學校是不會教的,因為很多老師都是一畢業就去考教師,這樣他僅存的社會經驗可能來自學生時期的打工,而社會化的學習樣本太少,除非他打過50份以上的不同工作,不然他們對社會的認知非常淺薄

而出社會的新人總是被笑說太年輕,就是因為不懂一些工作上的規矩,如果認真打過工,並且有與其他新鮮人相處的經驗後就會發現,很多年輕人不知道要做甚麼,就會在旁邊發呆,但其實只要向前靠去,就會知道有甚麼可以去做,這就是打工的優勢

來自高中畢業的正職員工

一個22歲剛畢業的大學生(非熱門高收入科系),與一個15歲就開始在高級餐廳打工的高中生,同年齡差了7年的工作經驗,假設高中畢業生在22歲共做了7年的高級餐廳打工,他所獲得賺錢所需要的技能與思考,肯定比22歲剛畢業的大學生都還要多,他在這種商業(賺錢)場合磨練的經驗是普通老師無法教學的(記住他們沒有在外面賺錢的經驗,只拿過學校發的薪資),所以再過幾年自己出來開餐廳後,可能還會請到懵懵懂懂的新鮮大學生,然後還會因為新鮮大學生都不懂,邊罵邊教,這就是「工作經驗」上的差距

所以這種實踐的機會是很需要的,甚至大學生讀的科系出來後,如果做自己的科系,可能是根本沒有選擇,因為沒聽過自己科系以外的工作內容,自然就無法去選擇另一條路,「人的認知範圍是自己過去經驗的總和」,所以對我們的幼苗來說,真的給他們許多選擇,然後現場實踐的機會,比坐在桌上啃書好幾年來的有用一點,畢竟不是沒個人畢業就像是醫生或工程師…等一樣可以收入直線上升

意見的即時成因

理性

從上一個遙遠成因來看,理性式不可能理性的,如果血液與生活中認知著地球是無邊無際的,那麼突然有一個人出現說:「地球是圓的」,那麼謾罵的人一定會比肯定的人多,所以理性是不可能理性的,永遠別想著群體會是理性生物

意向

書中所指的是,這是因為各個時代的文義解釋本來就不同,就算我們談自由,在古代,在民主社會,跟在共產社會都會是不一樣的意思,好比說,民主的自由是投票自由,共產的自由是平均分配食物後,不再需要賣力工作的自由

幻想

如果講這些神靈、信仰與偶像全都排除,人類還剩下甚麼?或許我們會說是科學,但事實上歷史不是這樣運作的,在科學不發達的過去,人類需要活下去的動力,對未來的想像,想見到某個不存在的偶像的信念,這些都鼓勵著歷史向現今的社會邁進

經驗

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學不會教訓,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,對於渺小的改變,無法改變大眾的習慣,唯有不斷的重複,才有可能讓群體慢慢地改變

群體的領袖

領導魅力是很吸引人的一件事情,但是領導者真的是自己想領導的原動力嗎?或許可能是被操縱、被刺激,總之領袖的出現,都是一種瘋狂的象徵,在於一個人的力量聚集了一群人,這個人可不能太理性。假設一個要革命的領導理性了,那他會先想到全家受累跟失敗斷頭,所以自顧自地逃走。但就因為瘋狂,只想到美好的未來,所以起身反抗

斷言、重複、傳染

如果今天我們辯論了八小時,並且內容非常有深度,多少個觀眾會待到最後呢?以現今來說,幾乎很少,但是電視出來以前的美國人,去聽一場長時間的辯論,加上中場休息無數次,是會有人聽下去的

這是因為受到快時尚、短影片這些短期獲得刺激的影響,大部分人對長篇的理解能力都下降了

而恰恰好,領袖不需要去長篇的辯論,也可以洗腦群眾,靠的就是重複地去講他覺得重要的事情,然後讓我們也去宣傳,達到傳染更多人他的思想的時候。舉個簡單的例子:

中國快速講電影將每部片的人物都用同一個名字,主角化名大壯,女主化名小美,FBI化名ㄈㄅㄌ,看過的人越多,這些用法就流傳的越廣,就會有很多創作者用這樣的方式去再創造一些梗出來。所以會重複出現的詞就成了洗腦印象

「鑽石恆久遠,一顆永流傳」,想到要結婚還不想到鑽戒嗎?如果這句話你沒聽過,但是想到結婚會想到鑽戒,那恭喜,你已經繼承上一代被洗腦的思想了

威望

金字塔是有威望的,巴黎鐵塔是有威望的,佛祖是有威望的,牛頓是有威望的

從上面四個例子來看,有名氣的人自然就有威望,而威望代表的是,他能讓你感覺到接近大師/大神一樣的存在,他們做過的事情根本不用懷疑,是偉大的

所以成功學引用許多國際大老闆講過的話,來讓你知道他們是真的很厲害,但所謂的成功即威望,相反的一但破產了,這些市面上光鮮亮麗的老闆也少了許多色彩

群體的信仰

那些臨時的意見容易進入群體的內心,而那些長久的信仰,卻不會短期就可以進入內心。相反的,能長久的信仰一旦進入內心,它就像是一根不倒的柱子紮在心上,只有激烈的革命能將它拔起。

但要注意的是,信仰是人們獲得生活動力與目標的方式之一,要擊垮一個信仰時,防止民族與群體崩塌地會好解決方式,是讓新的信仰進入人們的靈魂。值得注意的是,一但過渡期夠久,失去方向的群體有可能會被其他信仰的群體所擊潰。

群體的學歷/認知差別的表現

一群上街頭抗議的人(假設是被外部因素洗腦),它們中肯定會有高學歷與低學歷的分別,這代表不管甚麼樣的身分,都會受到同一種思想的影響,進而做出看上去本來不會做的事情,一個文質彬彬的人,可以在一場革命中一起成為犯罪者。而一個老粗,也可以因為誤入氣質團體而變得稍微文質彬彬

第十章.所謂的犯罪群體

這章血淋淋的講解巴士底監獄(法國大革命爆發初期),民眾殺完貴族後,群體的榮譽感甚至讓做更多事、殺更多人的,產生能拿到勳章的想法。一群人組成的法庭,宣判了某個人無罪後,大家又開開心心的去殺人。「那些無行為能力,一直犯罪被關的,浪費我們金錢的人都應該被處決」不知道誰說出這樣的想法後,大家又興沖沖的去一起去殺人了。一星期後大家都去休息了,堅信著自己為自己心中的國家做出了貢獻

第十二章.選民群體

這章特別提到.選民基本上不會選跟自己同階層的人,因為他們就司空見慣,平常身邊都這樣的階層,某些程度他們是喜歡被輾壓的,因為他們覺得有威望的人才能將事情辦好,除非他們想阻止某個厲害的人當選才會推自己人。所以一般人是生活在對上層人士的依賴之中。
而投票時他們會出現幻覺,覺得自己那麼一刻成為了那些上層人士的主人

歷史的往復

一種文明的誕生,包含它的制度、信仰和藝術…種族在它的夢想引導下邁向光彩,完成了偉大的創造後,就不再發展,不再發展就會開始衰落,這就是一個民族的生命歷程

此篇文章為烏合之眾的觀後感與筆記引用標題與些許內文

推薦使用TAZZE讀冊購買二手書,如此就能讓舊書循環利用,並且也可以再回到TAZZE去販售已經不再閱讀的書本


發佈留言